6月7日,由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与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办,爱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承办的2025全国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研讨会在苏召开。
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长黄心渊,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王钧铭,爱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未来校区管理委员会主任、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吉伟,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总会计师刘化武以及来自全国20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智启通识,AI育才——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创新模式与实践路径”主题,共同探讨新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发展方向。

黄心渊指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开展必须紧密结合行业实际需求,紧密关注行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与实际应用需求,以此为导向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优化与科学调整,培养学生创新应用能力。
王钧铭强调,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刻影响教育领域。随着《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实施,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被赋予重要使命。
吉伟表示,此次研讨会是顺应时代发展、回应人才培养需求的重要举措,爱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搭建产学研协同平台、开发跨学科课程模块,在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领域形成了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深度融合的特色教学体系。
刘化武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重塑社会的各个领域,出版社作为教育出版的重要力量,将持续发力,积极助力人工智能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发展,为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与深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科学与工程学院与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两家共建“新工科”高质量教材研究基地揭牌,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向学院赠书,开启双方共建新篇章。会上还进行了3种《人工智能通识》及1种《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教材发布仪式,该教材涵盖人工智能等多方面核心内容,融入跨学科案例与实践指导,将成为高校人工智能通识课程重要教学资源。



主会场报告由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甘勇及中南大学教授刘卫国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桂小林、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方玉明、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余永佳、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李凤霞、南京大学教授金莹、爱体育(中国)有限公司教授王进从多维度、多视角对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展开探讨,涵盖宏观层面剖析课程体系构建、人工智能与专业融合的教学创新、信息化教学助力人工智能通识课程落地的经验、课程内容的更新迭代、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及教学资源建设以及校企协同培养人才的模式等主题。
会议同期开设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两个分论坛,14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通识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资源开发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专业交流。
本次会议构建了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领域深度交流与思想碰撞的专业平台,系统深化了学界对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理论认知与实践思考,激发了教学改革与科研创新的内生动能。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改革,为培养兼具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的时代新人,为服务国家科技战略发展贡献爱体育官方网站智慧与力量。